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总结 > 规划
索引号:shg24/2013-00009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布机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发文日期:2013-12-09
名称:山海关区城市管理局2013-2015年城市容貌景观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山海关区城市管理局2013-2015年城市容貌景观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根据《秦皇岛市城市容貌景观提升(2013—2015年)专项行动方案》总体要求,为进一步优化我区城市环境,实现古城容貌的彻底改观和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从2013年至2015年,我局将集中开展城市容貌景观提升专项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山海关区城市容貌景观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对标先进,找准差距,科学规划,标本兼治,利用三年时间开展城市容貌景观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完善体制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全局齐抓共管、社会参与监督,努力打造洁净、美丽、规范、有序的关城形象。
二、总体目标
到2013年底,直观可视范围的主次街道、小区环境容貌明显提升,卫生保洁、广告牌匾、门前“五包”等方面明显改观;城市管理水平基本实现好体制、好机制、好氛围、好监督、好效果的“五好”目标。2015年底前,人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普遍增强,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全面提高,长效机制健全,管理无缝隙,作业无盲区。
三、主要任务
(一)   环境卫生洁净化
1、突出主次干道卫生保洁。一是按照80米间距标准设置果皮箱,老龙头路、关城南路、关城西路、一关路、石河路、站前路、东、西、南、北大街十条主干道;正合街、正惠街、正安街、长城西街、关城东路、东水关路、南关大街、天元亨、运输里、蓝天家园、南园路十一条次干道,增设760个果皮箱。二是增加130名清扫员,力争按照3800平方米/工日配备清扫保洁人员,暑期时段坚持每天18小时清扫保洁不断档,清扫保洁作业达到“七净五无”标准,即:路面净、人行道净、下水口净、路牙子净、墙根净、电杆根净、树根净,无垃圾污物、无碎纸果核、无砖瓦石块、无人畜粪便、无乱堆乱放。
2、加强小街小巷环境治理。重点对通天沟、城内12条小街巷进行整治,对以前无人管理的小街小巷普遍落实卫生清扫责任和清扫人员,明确目标和任务;沿街果皮箱设置达到100米间距标准,并按5800平方米/工日配备清扫保洁人员,清扫保洁作业达到可视范围内无散放垃圾污物。
3做好老旧小区清扫保洁。到2013年底,在我局接管的27个老旧小区增派小区保洁员、垃圾清运员64名,更换老旧小区垃圾箱150个以上。到2015年底,再增加保洁员50名,加强对老旧小区的垃圾清运,切实做到日产日清,有效提升老旧小区卫生质量。同时改善城乡结合部卫生状况,重点整治刘道庄、肖庄、南后街、关门口村等村庄的积存垃圾,实现城乡结合部卫生面貌的明显改观。
4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是发挥环卫队伍主力军作用,制定和完善清扫保洁标准和巡查考核标准,推行垃圾落地限时清理制和“一扫全保”责任制,提高清扫质量,延长保洁时间。二是落实和完善沿街门店垃圾定时、定点收集清运制度。定时向全区所有门店发放垃圾筒,由环卫工人定时上门集中收集垃圾。三是完善建筑垃圾管理制度,加大对垃圾乱倒行为的处罚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5完善环境卫生基础条件。一是加大环卫设施、设备投入力度。配齐和更新道路清扫、垃圾收集和运输设备,科学设置垃圾箱,方便车站、广场、人行道等人流密集地段的垃圾收集。二是推行机械化清扫。2013年底前,机械化清扫率达到45%以上,2015年底达到60%以上。三是提升公厕标准。协调有关部门开放古城内公厕,2015年底前新建4座水冲式公厕,改造23座公厕,确保到2015年底水冲式厕所比例达到80%以上。四是做好环卫设施的外立面保洁,及时清洗、粉刷或油饰垃圾箱。
(二)市容秩序规范化
1、整治牌匾广告。按照省、市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原则,统一要求,严格审批,规范管理。加大户外广告巡查力度,全面清理超期设置、占压绿地、盲道、未经审批的各类广告牌匾和以各种名义私拉乱扯的软体条幅、布幅,对版面破旧、残缺不全的牌匾广告,限期更换、维修或拆除;加大小广告治理力度,及时对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的小广告进行清理、覆盖和整饰。2013年底前,重点整治老龙头路、关城南路、一关路、铁新街、站前街5条街道。到2015年底,城市区主次干道广告牌匾管理全部实现规范化,小街小巷广告牌匾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2治理占道经营。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街巷路规范”的原则,加大对主次干道侵街占道和乱停乱放、乱摆乱占等违章行为的整治。有计划逐步取缔主次干道沿线马路市场、店外经营和露天烧烤,到2013年底前,达到主次干道重点路段、中心城区无马路市场和露天烧烤;到2015年底前,达到主次干道、中心城区、重要场所周边无占道市场和露天烧烤。对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的必要摊点,实施统一规划、布点和审批,合理划定经营区域,严格规定经营时间;对主次干道、广场等重点部位和市场周边重点区域,加大巡查频次,对未经审批的临时摊点和流动商贩,及时取缔并依法处罚。
3、落实门前“五包”。进一步明确“包净化、包绿化、包亮化、包美化、包秩序”的门前“五包”责任制内容,并根据形势发展相应提升标准和要求。建立并推行门前“五包”样板管理区责任和标准,按照等级和规范管理要求统筹划分,确立管理重点和突破难点,以样板区的成功经验带动和辐射全面。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与年终评先和绩效工资挂钩。
4、筹备亮化工作。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立项、申请资金,启动关城南路、石河东路102桥北至浅水湾山区的亮化工作,预计2015年底前完成关城南路和石河二期景观带亮化工作。为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商业服务区亮点,2015年暑期前将完成万商、国百、新世纪购物中心的牌匾整体亮化工作。
5、不断充实完善数字化城管平台。进一步完善我区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内容,切实保证工作效果,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迅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满足及时发现、处置与解决问题的功能需求,实现城市管理的全覆盖和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要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发挥责任单位联动机制功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城市容貌景观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督导、指挥推进、切实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进度。强化完善督导检查、及时整改、调度推进等工作机制,对工作开展情况阶段总结,对重点工作和普遍问题及时处理,对采取的好措施、好办法推广使用,确保每一项市容景观提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有重点地落实到位。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综合运用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介开展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大力宣传景观提升工作的具体措施、工作成效和典型事例,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继续组织开展全区义务劳动,通过全面发动和共同行动,提高积极性、参与度和带动效应。深入开展“五进”活动,使环境意识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驻关单位、群团组织及志愿者等各方面作用,掀起全民参与热潮。
(三)加强监督,文明执法。在专业执法队伍全天巡查,机关领导包街分片巡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的快速反应和监管职能,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对督导检查和群众举报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定期开展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人性化水平,提升城管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同时,严格执行行政处罚程序,成立城管执法监督机构,强化内部监督。
(四)加强投入,完善管理。
按照需要增加招用清扫保洁人员,加大垃圾转运站、垃圾清运车、垃圾收集桶的投入力度,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增设水冲式公厕,努力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和中小型环卫设施清洁水平,发放垃圾收集容器,大力推广门店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收集模式,确保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五)加强考核,建立机制。建立年度评估、总结、表彰机制,制定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坚持日常管理监督检查通报制度,做好检查和评比,对突出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积极探索和创新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由突击式、被动式、保障迎检式管理向制度化、常态化管理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打印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