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shg5/2013-00004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石河镇 |
发文日期:2011-04-15 | ||
名称:石河镇2010年度工作总结 |
石河镇2010年度工作总结
石河镇2010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里,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躬身实践“三个代表”,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振作精神,奋发图强,切实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2010年全镇工作的具体思路是:树立“一个观念”(科学发展观),突出“一个主题”(又好又快发展),强化“三个意识”(项目立镇、工贸强镇、以港兴镇),实施“三大战略”(开放兴镇、科技兴镇、南北带动中间突破建镇),强化完善镇域三片(南部滨海旅游区、中部工贸区、北部生态民俗旅游度假区)六园区(西部临港加工园区、渔业休闲餐饮园区、滨海休闲度假园区、高新科技物流园区、大樱桃生态采摘园区、浅山区森林别墅休闲度假园区)功能布局,打造“四个沿线”(沿海:滨海森林公园建设、沿河:石河景观带治理、沿路:秦山快速路改造提升、沿山:北部浅山区旅游休闲度假开发),把握“四个重点”(中心村小城镇建设、工贸发展、乡村旅游、高效特色农业),取得“四个新进展”(项目建设、结构调整、镇域经济规模水平、新农村建设),实现“四大经济指标”(社会总产值、引进区外到位资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区争先进位。
一、坚持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全镇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
1.迎难而上,全镇经济持续发展。截至2010年10月底,全镇经济总产值达到239195万元,同比增长12.6%,全年预计完成284309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67亿元,完成区下达指标88%,同比增长19.6%;引进区外到位资金6500万元,完成区下达指标81.25%;农民人均纯收入6228元,同比增长10%以上。
农业完成情况:通过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截止到10月底,农业总产值达到46400万元,同比增长5%。其中:粮食产量9313吨,同比增长5.1%;蔬菜产量82803吨,同比增长5.3%,全年预计完成96439吨;油料产量862吨,同比增长4.9%;果品产量12928吨,同比增长2.7%,其中,大樱桃种植面积达到17000亩,结果面积12000余亩,全年产量7500吨,大樱桃综合性产业产值2.1亿元;水产业完成14163吨,同比增长4.6%,全年预计完成16921吨;畜牧业稳步增长,肉、蛋、奶产量分别是3400吨、2058吨、1504吨,同比增长5.6%、4.4%、5.3%,随着特种动物养殖协会在养殖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使我镇狐狸、貉子、貂等特种养殖在规模、数量、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高。
民营经济完成情况:今年我镇大部分新建投资项目相续投入生产,拉动了我镇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截止到10月底,全镇民营经济总产值完成192795万元,同比增长15.4%,全年预计完成230340万元,其中工业完成93265万元,同比增长16.7%,全年预计完成111428万元;增加值完成48448万元,同比增长13.9%,全年预计完成57883万元,其中工业完成21428万元,同比增长1.9%;收入完成146890万元,同比增长14.5%;利润总额达到6524万元,同比增长12.9%万元,全年预计完成7794万元,其中工业完成2875万元,同比增长3.8%;上缴税金3253万元,同比增长13.2%,全年预计完成3886万元;出口交货值完成3041万元,同比增长7.4%,全年预计完成3633万元。
消费品市场购销活跃:东环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冀东重型卡车销售站、金洋水产、发洋物流等项目进入正常运转,促进了我镇的消费品市场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910万元,同比增长14.8%,全年预计完成24983万元,其中商贸业完成18454万元;餐饮业完成2305万元。
2.整合资源,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1-0月份我镇落成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观光等行业项目8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7亿元;实现招商引资项目6个,合同引进区外资金1.2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引进到位资金6500万元,其中:盛豪水产及海珍品基地等项目的引进为我镇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增加和镇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强化服务,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我镇在北部20个行政村,依托1.7万亩大樱桃基地建设集观光、采摘、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民俗旅游度假区;在南部7个行政村,依托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特种动物养殖业和滨海资源,建设以“住渔家院、吃渔家饭、交渔家友、享渔家乐”为主要内容的滨海旅游度假区,进一步延伸农业特色产业产业链,使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特色产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目前,全镇各种采摘园已发展到100余家,农家饭店、旅馆达到80余家,另有100多户村民也正在积极申请,加入到发展乡村旅游的队伍中来。今年6月,我镇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山海关大樱桃节暨乡村旅游节”,开幕式当天接待旅客近一万余人,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待大樱桃采摘游客5万人次,采摘樱桃55万斤,直接拉动农民收入增加1000余万元。随着近几届樱桃节的成功举办,望峪山庄知名度不断提高,环通山庄、碧云山庄、五泉山庄、力神山庄、松竹园、望峪高科技植物园的建设和运营,使旅游游客数量和景点门票收入明显增加,今年上半年我镇共接待游客45余万人次 ,实现门票收入200多万元,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收入增长975多万元,综合收益约2.1亿元。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各项征地工作顺利完成:2010年上半年,在区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顺利完成了三个大型项目的征占地工作:(1)按时完成了山海关石河生态防洪整治工程涉及田庄、团练、高建庄三个村的征地拆迁工作。(2)完成了港东22万伏高压线28做塔基的征地及架设协调工作。(3)秦沈天然气管道征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2.新民居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截止到目前,我镇已经完成了石河镇北部村民安置中心、唐子寨一期、沟渠寨一期新民居工程项目已经竣工,北七村片区、田庄片区和孟家店片区一期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中,下一步我镇准备积极准备谋划中沟渠寨二期、七星寨片区、红瓦店片区、孟家店二期新民居工程和圣水庄旧村改造项目,为 2011年石河镇新民居建设打开一个全面建设的好局面。
3.水务工作发展稳定:2010年,我镇共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建设30项,总投资686.2万元,其中县以上政府投资40万元,镇、村及群众自筹646.2万元,解决了2个村 2000多口人的饮水安全;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00余亩,新增灌溉面积1750余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000余亩,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960余亩,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600多元。
三、社会事业创造新业绩,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1.民政福利工作深入民心:我镇认真开展社会救济和优抚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按时足额为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城市低保户、孤儿、优抚对象、老复员军人遗属等发放生活补助,认真开展冬令缺粮户调查,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使弱势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全镇有各类优抚对象1043人,其中在乡老复员军人55人,伤残军人3人,两参退役人员10人,全镇现有985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优抚金299418元,农村低保1—4季度共484785元,救灾款95020元。
2. 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反映良好:2010年我镇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宣传到位、管理有序,使新农合这项工作在我镇成为一项为广大农民喜爱的民心工程,参合率达到90%以上。在工作运行中,我们严格执行新农合核心制度、公开公示制度、住院病人例均费用控制等多项管理制度,同时为方便参合农民住院结账,相关医院实行了网络化管理一日清单制,做到参合农民住院费用透明、治疗放心、结算方便、补偿金额清楚、准确,农民群众反响很好。
3.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优惠政策落实率100%、政策符合率100%。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底,共出生143人,政策外生育6例,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6 %,综合节育率为89.04%。严格落实干部包村责任制和各项优待政策,今年全镇新增奖扶、特扶对象61人,合计209人。发放2009年度扶助金97920元,特扶金18000元;2010年扶助金,特扶金已全部到位。贫困家庭救助、农村独生子女中高考优惠政策、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金和一次性奖励等均已到位。
4.其他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充实。认真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扩面工作。深入开展残疾人家庭情况的调查,做好残疾群体的帮扶工作。武装、司法、综治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进展。
四、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基层组织建设取得实效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活动开展以来,我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三片六区’建设,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强镇”这一主题,牢牢把握“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使理论学习做到“工学结合、以学促工”,调研走访做到“五到户”,即掌握情况到户、政策宣传到户、征求意见到户、问题解决到户、温暖慰问到户,增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入扎实推进夯实了思想基础。
2.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镇结合全镇工作目标,确立了“创先争优推动科学发展,凝心聚力建设和谐乡镇”的活动主题。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分工,全面负责实践活动的部署、组织和实施,做到层层动员,全面部署,确保活动覆盖所有支部及党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着力体现“三个结合”,即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结合起来;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庆祝建党90周年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全镇共创办活动简报31期,建立专题宣传栏40个,悬挂条幅60条,上报相关信息100条。我镇同时组织了“党建红色宣传月”、党员户挂牌、发动党员献爱心、“我是党员我承诺”等创先争优特色活动。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培树先进典型,确立了圣水庄村党支部和唐子寨村党支部为全镇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3. “作风建设年”活动继续深入推进。镇党委、政府向镇人大代表、机关干部和各村党支部书记发出“谏言献策”征求意见函200余份,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共梳理出作风建设、经济发展、为民办实事、镇区建设四方面意见和建议并梳理归类。通过座谈等方式,不断再审镇情,完善思路,抓住重点,强力推进全镇各项工作向前发展。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
4.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加强镇党委建设,夯实村级组织基础为着力点,以提高镇村干部、整体素质为出发点,镇党委通过组织致富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使群众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举办村书记主任上岗培训,使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通过加强干部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知识更新和急用性知识培训,使全镇村干部的带头能力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有效地推动了全镇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镇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二是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现代农业推动难度大;三是思想解放程度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要求,农民增收面临新的阻力和挑战;四是乡村集体经济增收缓慢;五是村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六是科技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在特色产业、企业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