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部署
索引号:shg20/2025-485 主题分类:公安、安全、司法 发布机构:司法局
发文日期:2025-01-24
名称:山海关区司法局三项举措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

山海关区司法局三项举措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

区公共法律服务股落实民生工程建设相关要求,狠抓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和质量,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了法律援助美誉度,持续为关城社会治理注入法援力量。

一、以队伍促宣传,应援尽援有基础

确定了一条主线——“创造自己的宣传品牌”,明确了两个工作抓手——“打造队伍”+“特色活动”,打造了三支法律援助宣传队伍,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实现了基地引领,队伍协作,特色活动补充的特色宣传模式,法律援助知晓率显著提升。

优化“红领巾”法律援助宣传员队伍。招募新的“红领巾”法律援助宣传员。在原有的17名红领巾法律援助宣传员队伍的基础上,通过笔试、面试,补充招募11名新的红领巾法律援助宣传员,颁发聘书,发放统一标识的马甲、帽子。

打造律师法律援助宣传团队。开设法律援助“云”课堂,传授青年律师法律服务讲座实用技巧,通过“互联网+岗位练兵”,打造一支“专业、精干、过得硬”的青年律师法律援助讲师团队,辖区先后有15名律师参与,每2月开展一次线上授课,组织律师们实地听课,通过法律援助“云课堂”和实际观摩,律师们讲课水平直线上升,法律援助宣传质效飞速提升。建立“山海关区法律援助律师宣讲教案库”,将《企业用工风险防范——业务外包》、《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劳务派遣劳动合同》、《企业公共风险防范》等21节课程作成“经典教案”,将目录分发给全区机关单位、企业、中小学等,大家根据实际情况“点餐”,约定时间宣讲,提升了课程的实用性。打造村(居)干部法律援助宣传队伍。开展“法律援助乡村行”活动,先后到孟姜镇、一关镇为村居干部法律援助培训,围绕“什么是法律援助”“什么人和事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等内容展开介绍,并将法律服务“云平台”、法律援助“私人定制”、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近年来司法局推出的一些便民特色工作向村干部做了详细的介绍,确定了村居法律援助宣传员、联络人,老百姓遇到法律问题时村居干部可以引导到法律援助中心,很多村居级事务都能及时和都得到了解决。

开展特色活动。一是录制“扩面提质,法援童行”系列视频。组织“红领巾”法律援助宣传员、辖区律师共同录制了系列视频,以律师和“红领巾”法律援助宣传员共同讲解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法律援助法》实施的时间和意义”“法律援助的范围”“法律援助的形式”等内容(司法部、学习强国等媒体采用)。二是讲解法律援助体验课,先后到铁小、南小等学校讲解法律援助体验课,宣讲法律援助知识(学习强国等媒体采用)。三是举办法律援助生日会。在区南园小学举办“法律援助 护航成长——送给12岁孩子的法律生日会”。四是在左岸社区开展举办法援护苗行动游园会。五是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小义工”活动,让孩子们走进法援中心“工作”,订卷宗,复印材料,帮助律师登记五是举办法律援助校园情景剧表演活动,南小12名红领巾法律援助宣传员现场表演,六年级共200余名师生观看了此次情景剧。六是开展法律援助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七是创作、录制法律援助漫画、歌曲。创作法律援助歌曲,收集工作中的一些案例,发挥绘画特长,创作“漫”说法援系列漫画10幅,将法律援助工作具象化。八是开展征集法律援助宣传员理想活动,九是开展涉企法律服务,组织律师开展企业法律培训,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十是“法援春联润古城”等特色活动。

二、关注特殊群体,应援快援“有温度”。

关注农民工群体,助力企业发展和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共同建立民事案件支持起诉工作站,和劳动局建立联系,遇到农民工群体讨薪案件,实行快速介入制度。有了法律援助中心及律师的参与,促进调解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确保企业发展“堵点”得以疏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注未成年人,助力法援护苗和妇联等单位建立联系,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端午节之前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特殊群体家庭法律援助需求,送上“法律援助大礼包”,留下联系方式,与未成年特殊群体建立点对点帮扶。关注残疾人群体,助力残疾人维权。走访残疾人创业基地,了解残疾人法律援助需求。优化法律服务“云平台”。将法律服务云平台触角延伸至村居一级,村居民可以通过“云平台”直接和值班律师线上咨询、申请援助,公共法律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极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三、加强监督考核,应援优援有保障。

强化法律援助制度保障。对于特殊人群,实行保密咨询。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站,健全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劳动局沟通协调机制,涉及到农民工讨薪、未成年人维权等特殊的法律援助案件,一律“优先通知”,法援中心接到通知后,实行“当日通知、当日审查、当日指派、当日介入”的工作原则,缩短办案时间。建立会商制度,密切关注农民工讨薪案件、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案件情况,推行经济困难诚信承诺制、容缺受理等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一律优先办理。

加强法律援助案件监督考核针对山海关律师少,人均法律援助案件多,前几年法律援助卷宗质量一直不高的问题,积极寻找破解方法。全流程管理。对法律援助案件采取“事前一次性告知+事中派员听庭+事后满意度评价”案件全流程管理制度。对于农民工讨薪等涉企案件,派员旁听,监督律师办案过程。实行同行评估办案质量与办案补贴挂钩的差别补贴制度等举措,进一步促进法律援助案件提质增效。选择业务能力强、对法律援助热情度高的6名律师作为山海关区法律援助律师专家团队,每月15日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培训交流会,交流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细节,应如何把握等,所有结案的卷宗“不经评估不归档,评估有漏洞不归档,漏洞不改正不归档”,律师评估出的优秀卷宗,长期在法律援助中心展示,前来值班的律师可自行观摩学习,倒逼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确立“标杆律师”。我在每家律师事务所确定一名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把握过硬的“标杆律师”,带领全所律师共同把好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关”。严格封存档案。实行未成年人等特殊案件卷宗保密管理。接受、登记、分发、存档实行保密处理,防止卷宗材料流散。建立专门的台帐,台帐一律严格保存,不得公开和传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查阅。通过一系列措施,我们卷宗质量得到了飞速提升,年轻律师的办案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打印 关闭本页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主办:山海关区人民政府    承办:山海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山海关区网络信息服务中心

冀ICP备19023018号-1    冀公网安备13030002050286号

网站标识码1303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