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shg38/2025-892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行政审批局 |
发文日期:2025-02-27 | ||
名称:"四心服务"助力企业抢抓设备更新政策红利 |
"四心服务"助力企业抢抓设备更新政策红利
在京津冀智能制造产业带加速建设的背景下,山海关区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以"政策找人、服务上门"专项行动为抓手,创新推出"四心服务"工作法,多方协同,确保政策红利落地见效。助力华恒生物(生物科技)、乔氏台球(体育装备制造)、秦皇正大(现代农业)、雅豪科技(新材料)等6家企业高效完成设备更新项目申报,预计带动设备投资超3000万元。
一、精心策划早介入,绘制申报"路线图"
(一)针对企业对在"两重两新"设备更新项目涉及环评和施工许可等审批环节政策理解不深、申报证明材料专业性强等痛点,区数政局跨科室组建"1+2"服务专班(1名主管领导+环评、施工许可2个专员),落实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入企服务行动。
(二)通过比对企业项目备案信息、环评报告表批复文件和施工许可证信息,建立"一企一策"动态档案,为企业量身定制申报证明材料计划表。
二、暖心辅导全流程,搭建政企"连心桥"
创新实施"三个时态"辅导机制。
(一)事前预审:通过政企互通微信群提前预审技改备案、申请报告等核心材料,累计反馈修改建议16条。
(二)事中陪跑:安排专人领办代办,推动环评和施工许可证明等业务并联办理。
(三)事后跟踪:公布科室服务服务专线,并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即时反馈审批服务质效。
三、同心聚力优服务,打造服务"共同体"
(一)构建"2+N"协同机制,生态环保科和交通城建科牵头,联合区发改局、科工局、临港开发区管委等多部门协同推进;
(二)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归集企业信用、备案、行政许可等多项数据,跨部门联合会商,实现信息无差别共享;
(三)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政策合规性风险提前预警,避免同类型问题在不同项目中重复发生。
四、恒心优化不止步,构建政务"生态圈"
2025年,数政局将重点推进三大升级:
(一)推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二)推行建设项目开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三)推动审批“码上办”,企业扫码即可获取个性化审批明白卡。
"我们自主研发的生物发酵法制备苹果酸生产线,通过这次技改项目购置更新了压缩机、搅拌机等设备,在数政局大力支持下,可以争取到15%的国家资金补贴,能够节省大量财务成本。"华恒生物项目负责人李女士在政务回访时表示。企业设备更新工作全面启动,将为关城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