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shg46/2018-6 |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发布机构:统计局 |
发文日期:2018-07-30 | ||
名称:山海关区201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山海关区201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山海关区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上半年我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发展向好,经济结构优化明显,但个别指标下降形势明显,应予以重点关注。
一、主要指标完成向好
(一)地区生产总值平稳增长。2018年,GDP区定年度目标任务为增长7.5%以上。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49亿元,可比价增速6.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11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完成10.58亿元,下降1.4%;第三产业完成21.8亿元,增长11.7%。
从第二产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0.2%,贡献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8.2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下降0.2%,贡献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建筑业下降5.2%,贡献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0.2个百分点,下拉GDP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成为下拉GDP增速的主要原因。
从第三产业看,本季度此产业中其他服务业增速实现21.4%,较上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位列各个行业第1位。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速95.9%,较上年同期提高72.7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主要取决于电信业务总量和县税收两项指标的提高;非营利性服务业下降3.6%,贡献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6.2个百分点,下拉GDP增长0.6个百分点。
(二)财政收入环比上升。2018年,全部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区定目标任务分别为11.9亿元和6.3亿元。1-6月份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57亿元(去年同期6.46亿元),同比下降13.8%,环比上升2.9个百分点(比1-5月份),占预算的4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期内完成3.21亿元(去年同期完成3.53亿元),同比下降8.9%,环比上升3.4个百分点,占预算的51%,实现了时间过半收入进度过半。
(三)农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区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0292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种植业产值27995万元,增长4.2%;牧业产值19192万元,增长0.3%;渔业产值190万元,减少8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42万元,增长1.5%。从生产情况看:期内蔬菜产量61314吨,下降4.0%;生猪出栏2.76万头,增长8.9%;存栏5.5万头,增长1.07倍。牛出栏0.1万头,增长23.4%;存栏0.22万头,下降6.1%。羊出栏0.75万只,增长65.8%;存栏1.21万只,增长9.0%。禽蛋产量0.13万吨,下降17.1%。生牛奶产量0.07万吨,下降33.3%。
(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微量增长。1-6月份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比1-5月份下降7.1个百分点。14个行业大类中5个行业生产增长,占比35.7%。其中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3个行业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速拉动贡献较大,共拉动7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1-6月份全区累计完成投资11.11亿元,同比下降29.5%。从今年以来固投的发展情况看,3月至5月分别为-38.0%、-49.4%、-32.9%,6月份降幅比5月收窄3.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收窄8.5个百分点。分建设性质来看,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2个,本年完成投资3.6亿元,占投资比重为32.4%;扩建投资5.35亿元占比为48.2%;房地产完成额2.15亿元占比19.4%。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区定年度目标任务增长10%以上。上半年全区实现42.23亿元,同比增长9.1%。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35.9亿元,增长8.7%,餐饮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11.1%。
(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额完成任务。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区定年度目标任务增幅分别为7.8%和8.1%。从完成情况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7元,同比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82元,增长8.7%,两项收入增长速度分别高于目标任务0.1和0.6个百分点。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一)“三去一降一补”力度持续加大。一是“去产能”全力推进。全区钢压延产品产量压减2000吨,同比减少21.3%;二是去库存较大突破。在今年全区投资负增长的艰难形势下,1-6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6.9%,商品房销售面积2.3万平方米,增长8.3%;三是“去杠杆” 进一步加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9%,比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四是“补短板” 成效显著。上半年改建和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亿元,占投资比重为0.9%。比上年增长9.7倍,全市排名第一位。
(二)经济结构优化明显
一是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比重上升快速。从今年上半年GDP分产业构成来看,一二三产业比重为9:30:61,较去年同期相比,一产下降1.2个百分点,二产下降5.2个百分点,三产增加6.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优化力度持续加大。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2.8%、-6.3%、103.5%,由于第二产业负增长,6.6%的地区经济增速第三产业拉动已达6.8%。
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1-6月份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发展形成主导性支撑。其中,山海关药业和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展迅猛,增加值总量占轻工业比重达55.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三是高耗能行业保持持续下降的态势。1-6月份累计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下降9.6%,降幅比1-5月份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下降15.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4.9%。
三、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生产下降明显。一是主导产业降幅较大。6月当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4.8%,环比回落78.6个百分点,为近两年历史最低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区的主导产业即装备制造业下降较大所致。从数据来看,6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2.9%,比5月份回落101.1个百分点。其中,主导行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40.3%,重点企业中铁山桥集团生产形势与去年同期持平,没有明显的增长点;新铁德奥和桥服铁路均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二是工业项目建设匮乏。近两年没有新的工业企业建成达产,无法为我区规上工业的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二)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令人堪忧。一是库中在建项目不足,投资额度进展缓慢。上半年在建项目仅为28个,剩余投资空间9.73亿元,投资空间不足,新纳统项目少,上半年共计1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仅为5个,这是制约全区投资速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二是投资产业发展不均衡。今年1-6月份,全区一产投资空白、三产投资下降48.9%,产业发展不均衡是造成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下降的重要原因。
(三)消费水平呈下滑趋势。从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情况来看,比一季度10.0%下降0.9个百分点,比全年10%的预期低0.9个百分点。另外,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50万元,同比下降51%。其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企业因响应环保节能减排政策,停业改装存油罐设备,直接影响我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增量扩充和存量调整,促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做好项目储备。依托临港产业聚集区已有的产业优势,积极加强部门联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促进项目尽快落地投产,为我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二是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等行业落后产能,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中铁山桥、新铁德奥、华恒生物、山海关药业、正大食品等重点企业为依托,不断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区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加强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争取年底有更多的“小转规”企业顺利入统。
(二)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着力扭转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形势。一是抓好项目建设。要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才能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二是调整存量,做好精准服务。围绕我区重点项目,着力优化完善推进机制,加强专班推进力度,以项目建设推动规划落实。对已开工的项目,协调解决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建设进度。对未开工项目,加快完善前期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开工。三是培育增量,抓好项目库建设。切实加强项目入库工作,向项目投资要增量。全面排摸有望投产的新项目,帮助民间投资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尽快实现投产;督促完善相关手续,确保按时入库入统。
(三)努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预期目标。此指标最后确定为上级反馈数据,县区增速能否实现预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省、市的完成情况,如无特殊增长因素,各县区增速水平会以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情况为参照。但我区上半年数据比照目标相差不大,全年实现任务希望较大。统计局加强与本级工商、税务部门联系的频率,每月搜集新开业大中型企业情况及经营情况,确保增补新开业三上企业和完善年度达标企业预备库,并紧密与商务局及时沟通入统企业详细情况,加大反馈企业入统情况频率,以便及时跟踪督促企业入统。